記得中國時報頭版有一則廣告,可能要花幾十萬,刊登一個[徵婚]的啟事。
內容是:
一、徵求女性結婚對象
二、年齡45以下、無家累、家境中下
三、身材良好
四、沒有事業心
五、喜歡烹飪
六、可以旅居海外
七、喜歡旅遊
我看了,詢問一下友人對這則廣告的看法,他說[這一定是假的],因為,[他既然有錢何必登報,自然有一堆朋友會介紹,而且更為可靠]
你認為呢?
這新聞畢竟可以看到一位中年事業有成的單身男子擇偶條件,無家累、身材為優先,學歷與事業心似乎是票房毒藥,各位父母,這麼努力把女兒培養成優秀人才,該嫁給誰呢??
以下是一則網摘:
現在有很多高學歷的女性都認為自己很難找對象,女博士愁嫁成了一個笑話。
社會上也流傳著諸如“專科生是趙敏,本科生是黃蓉,碩士生是李莫愁,博士生是滅絕師太”、“世界上有三種人:男人,女人,女博士”、“白天愁論文,晚上愁嫁人”這類的調侃。
高學歷女性擇偶為什麼那麼難? 我想主要有如下原因:我想主要有如下原因: 第一點、耽於學業而誤了成家。 看看我們身邊的高學歷女性, 9年義務教育、3年高中、4年本科,畢業已然二十三四歲了;要是再往上讀,碩士畢業二十六七;等到博士畢業,那也就直奔三十而去了。
而且,高學歷的女性一般都積極進取,從她們對知識的追求也能略見一斑。 等熬到博士畢業,同齡的女性早已戀愛結婚,成為孩子他媽了。 而自己呢,戴上一頂碩士博士的高帽子,收穫了學業上的成就,但由於一心顧著學習,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戀愛,一不小心,戀愛的黃金季節已經過了。
有一位剛大學畢業的女孩找到我購買我們的愛情獵頭服務,說要盡快把自己嫁出去。 因為“現在是我可以挑別人,再過兩年就是人家挑我了。我一定要在25歲以前把自己嫁出去!”這話裡好像女人一旦過了26歲就沒人要一樣。
但你又不能不承認,隨著年齡的增長,女性擇偶的範圍和可選擇的空間確實越來越小。 青春不常在,抓緊談戀愛! 緣分這東西很難遇卻可求,千萬不要等。 一不小心,白了少年頭,錯過了就錯過了,遇見了才是遇見了。
有不少高學歷女性非常有事業心,常常覺得學業和事業尚未成就,而且沒有物質基礎、事業基礎空談愛情是年華虛度,但是愛情這東西,千萬不等到萬事俱備了再動手,一不小心就後悔晚了。
高學歷女性談戀愛晚,結婚晚,也不完全出於主觀選擇,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無奈。 她們通常是同年齡人群中的佼佼者,從小到大生活中學習中受到老師家長社會的更多關注,智商較高而情商偏低,每天的時間都基本用在學習上了,生活相對單一,平常接觸的人少,再加上參加活動不夠積極,交友範圍狹窄,只能自己為自己的感情生活干著急。 加之內在的優越感,沒有跟上一般談婚論嫁的節奏,因而錯過了最佳的婚戀年齡。
第二點、傳統的婚戀家庭觀念對高學歷女性的排斥。 一位世紀佳緣的女會員描寫她在美國華人間的見聞和婚姻感慨。 她寫道:中國男人不能容忍一個女人跟他平起平坐。 一個女人稍有能力,便被大家譏為“女強人”。 女強人是什麼人? 那是大家都敬而遠之的“另類”。
女強人使男人強烈地感受到威脅,中國男人需要在女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堅強有力,需要受到女人的仰視,因此這女人必須比他卑微。 一位中國女博士向一位本科畢業的男同胞示好,惹得這位“高攀不起”的男同胞落慌而逃。
這位在美國一間公司當小白領的男同胞,更偏愛返回中國大陸喜滋滋地“面試”數十位,包括五星級酒店前台接待小姐在內的一大群年少美女。 中國男人在他們強盛的高峰時刻,期盼得到女人的崇拜;中國男人在他們失敗的低潮時刻,則期盼女人的撫慰。 一一個中國男人要找的,實際上是他母親的翻版,一個愛他的女性,一個崇拜他的女性,一個能滿足他的女性,而不是一個他愛的女性。
這樣的言辭不免有些偏激,但是這種現象放之過去現在,傳統觀念的婚戀擇偶的影響一直存在。
幾十年前,錢鍾書先生在《圍城》中藉用方鴻漸父親之口道出了這種關於婚姻的“理論”:“女人念了幾句書最難駕馭。男人非比她高一層,不能和她平等匹配。所以大學畢業生才娶中學女生,留學生娶大學女生。女人留洋得了博士,只有洋人才敢娶她,否則男人至少是雙料博士。” 在傳統觀念裡,男人是一個家庭的支柱,男高女低天經地義。
所以男人們通常不娶所謂的“女強人”,你要讓一個男人娶一個比自己學歷高、收入高、社會地位高的妻子,那簡直是駁了他的面子,要了他的性命,死也不能;反過來,一個女人也很難接受一個男人學歷不如自己,收入不如自己、社會地位比自己低,即便是自己可以接受,也常常會收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阻力。 於是乎“我看上的名花有主,看上我的慘不忍睹”。
....................
歸根結底,不是她們太優秀,也不是她們不夠溫柔不夠好,是懂得欣賞這種美麗的男人太少了。 男人們啊,什麼時候你們才能更懂得女人,更懂得如何去欣賞女人呢?
公眾我;自己與別人都有提到的特質。
背脊我;自己沒寫而別人卻提到的特質。 ...
背脊我;自己沒寫而別人卻提到的特質。 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