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/07/2008

【懂得放下何等自在】

【懂得放下何等自在】

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村教書,這天,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,問班上的小朋友:「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?」小朋友們想了想,有的未作聲,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。

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,說:「我們來玩一個遊戲。現在大家想想看,過去這一週,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?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?想到後,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,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!如果他實在很過份,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,如果他的錯是小錯,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。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!」

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,放學後,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。

第二天一早,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,興高采烈地討論著。一天過去了,兩天過去了,三天過去了,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,幾乎成了負擔。終於,有人提出了抗議!「老師,好累喔!」

老師笑了笑沒說話,立刻又有人接著喊:「對啊!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,好累喔!」

這時,老師笑著說:「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!」孩子們有些訝異,老師又接著講:「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,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,扛在肩上,時間久了,任誰也受不了。」這個星期,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。

袋裡裝入越多、越大的「石頭」,心中存留越多、越深的仇恨,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!我很喜歡一句名諺:「寬恕人的過失,便是自己的榮耀。」當您打算報復一個人時,首先感到痛苦的,會是您自己;相對地,當您準備原諒一個人時,首先感到舒暢與快樂的,也會是自己。可不是嗎?懂得「放下」,何等自在!饒了別人的同時,您也饒了自己。

做一個懂得「放下」的人,放下心中的怒,放下心中的恨,放下心中的不平衡,不要太斤斤計較,您的每一天都將更美好。



公眾我;自己與別人都有提到的特質。

背脊我;自己沒寫而別人卻提到的特質。 ...

今天•昨天•明天 文:網路流傳

今天•昨天•明天 文:網路流傳
人一輩子有「三天」,就是昨天、今天、明天。昨天與今天之間有扇後門,今天與明天之間有扇前門。這三天中「今天」最重要。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,明天的事情等來了再說吧,最要緊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。要想過好「今天」,要學會做三件事:

◆第一件事「會關門」把通往昨天的後門和通往明天的前門都關緊了,人一下子就輕鬆了。

◆第二件事「會計算」要學會計算幸福。有的人本子上記的全是困難和問題,從來沒有記過幸福。有些人對自己做對的事情一件也沒記住,對自己做錯的事情記得特別牢,徒增了許多煩惱。

◆第三件事「會放棄」請牢記:先捨後得,捨了才會得,捨了一定會得。

要想過好「今天」,學會說三句話:

◆第一句話:「算了」錢包被偷了,算了;電視機燒壞了,算了。對於既成事實,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,過去就「算了」!。

◆第二句話:「不要緊」不管發生什麼問題,一定要學會說不要緊。一生都要樂觀,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。

◆第三句話:「會過去的」  有一句俗語,天不會總是陰的。別憂愁,一切都會過去的。

要想過好「今天」,學會下面這些方法:

◆ 三樂法: 就是助人為樂、知足常樂、自得其樂。

◆ 三不要法:一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,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,三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。

公眾我;自己與別人都有提到的特質。

背脊我;自己沒寫而別人卻提到的特質。 ...

我與女兒互相陪伴的頓悟

[吃飯的時候吃飯、喝水的時候喝水],我終於深刻地感覺到[啊!]那種頓悟的感覺。

高個兒女兒不多話,她自己似乎也不大喜歡這項特色。周末跟我一起吃飯、看電視、斷斷續續地聊天。我觀察著、等待著,慢慢想著要怎樣靠近眼前這個大孩子。

這次醞釀得很慢,直到晚餐快要結束,我們才開始累積一天當中最多的談話內容,提到[可想像以前我年輕的時候?以前爸媽彼此有多麼相互喜歡?]這是一個可以想像的內容,女兒笑笑說[不知道],如同往常一般。

在這個不是互動得很順利的談話氣氛裡,我自己找到一些靈光乍現的想法。

談到這些過去與現在,使我聯想到人生觀,包括[有即是無、無即是有]的想法,為了要讓孩子很簡單易懂的瞭解,我自己發明一些例子,把濟公都拿出來講了,孩子喜歡看電視,看過一些,然後又把她祖母的例子想了一下,突然間,我想通了一點,在平靜中居然可以品嘗到[喝一杯水]的滋味。

忽然想通了一點事情,如果我到了七十歲還是不滿足的話,將終其一生不會快樂,才開始意識到,如果我現在就滿足這一杯水、一粒米飯,也就是提早結束運氣不好的歷史。也開始真的對於書本上的文字有了感覺。

一天從刷牙洗臉開始把今日目標訂得更接近一點,能力所及之處一點一點去實現,真實的在此時此刻品嘗咀嚼生活。

我問孩子一句話[妳會不會受到祖母、爸爸的影響]?她說[不會],我問[為什麼]?她說[我知道我不一樣,不會就是不會]。非常簡單而堅決地。

我知道我的擔心就是我自己,我認為的想法會套用在她身上,最該優先想通的是自己,我關心我的女兒,就在這樣的溝通中,我自己給自己救贖的力量,希望可以發功過渡到她的身上,這很難,或許就是母愛的力量。




公眾我;自己與別人都有提到的特質。

背脊我;自己沒寫而別人卻提到的特質。 ...